作者:佚名 来源:天天开心
发布/更新时间:2024-04-27 16:07:03

老话说得好: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人生事业好比一道四则运算题,有人是你的"加数","乘数"可以增强你的实力;有人是你的"减数",除数的必然削弱你的竞争力。所以不妨抛开表面的虚荣,以结果为导向谨慎择人,寻找并结交真正有助于人生成长事业成功的人。
生活应用:尽量别让人情成为负累。在人生中有些基本人情如父母、兄弟、儿女,好与不好加减乘除都该算到你账上,义不容辞,受之无愧。至于交朋结友全在于你的选择。做人当然不必太势利,助人为乐是一个好习惯,但也别太逞能,尤其是在事业上必须多求助力减少阻力,若是将人情背成了包袱就不妙了。
"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是一个很聪明的择友法则。有的人胸襟狭窄只图眼前痛快,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找朋友、找同事、找下属,爱找不如自己的人,其朋友圈子都是一些庸人;创办事业也不过是开武大郎店,一个不如一个。而有的人视野开阔,眼观千里之远,宁愿跟"好汉"为伍同进共退,哪怕屈居人后也甘心乐意。
唐朝有个名叫李敬的人给书生夏侯致当书童,起初夏侯孜命运多舛,不仅屡试不第,不管做任何事总会遇到障碍和麻烦。有人嘲笑他是一个"不出息的秀才",李敬追随他千里奔走备尝饥寒之苦。同伴劝李敬说:当今的达官贵人入则显贵于朝廷,出则为州郡使臣,跟着他们可以打秋风吃贿赂,你不如另投民主找一条好出路,成天跟着一个穷措大有什么长进?纵使不去追随那些达官贵人,侍候一个稍次一点的人物也可落个丰衣足食。
李敬笑着说:"我家主人及第之后还要作西川留后官!"同伴们听了都嗤笑,他执迷不悟。当时夏侯孜在墙后面听到了他们的这番对话,心里暗暗鼓劲:哪怕只是为了李敬的信任也要干出一番事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奋斗,夏侯孜终于进士及第,显贵于朝廷。他出任成都节度使时许多人想跟他去做属员,他概不应诺。到了成都治所他马上任用李敬为都知禀报,将许多大小事务交给李敬主管。从前嗤笑李敬的人无不对他表示敬服。
唐宣宗时夏侯孜自兵部侍郎,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权倾朝野。李敬"跟着龙王吃贺雨"地位更显赫了。世上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大英雄",跟着"大英雄"进入一个"英雄团队",也可以不断超越自己的人生。
李敬"给好汉拉车",把人生"拉"到了许多人梦想不到的高度,不是也很成功吗?"给懒汉作爷"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许多人劳碌一生好不容易攒下一份家业,不消几年就被"败家子"折腾光了。在事业上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却又幻想荣华的"懒汉",往往成为失败的原因给他们"做爷",好处不多坏处不小陈胜的失败即是一例。
在秦末起义中有一个人的做法跟陈胜正好相反,此人名叫陈婴,原是东阳县吏德高望重,东阳子弟杀死县令举行起义,聚兵二万余人,大家公推陈婴为首领,随后又想推举他为王。陈婴的母亲私下劝阻说:你突然得到王位不吉利,不如依附别人,事成了还能够封侯,事败了也容易逃亡。
陈婴听从劝告不敢称王,带着部队投奔项梁,项梁死后陈婴又投奔刘邦,陈婴不愿"做爷",偏偏喜欢给人"拉车",是不是很傻?不一定。在秦末战争和楚汉战争中,多少"宁为鸡首"的"好汉爷"被打得鼻青脸肿,乃至死无葬身之地,陈婴却一直身居高位,安然无恙,最后被刘邦封为堂邑候,传至子孙世世显贵,可见"拉车"的结局也并不坏!
草根智慧,一个人的位置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并不可靠,"赢"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世界的通用规则是:输者一无所有,赢家得到一切,跟庸人争位置不如跟"好汉"做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