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娇菊 来源:转载
发布/更新时间:2019-04-15 15:21:45
痴情坚守四十载,化蛹成蝶获苏奖
——记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陈具才

2018年12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颁奖仪式上,渭源县教研室主任、正高级教师陈具才接过了苏奖理事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李大潜老先生亲手颁发的证书和奖牌。本次全国有25人获奖,陈具才是甘肃省唯一获此殊荣者。
陈具才老师1978年参加工作,读过中师,教过小学、初中,之后任教高中数学25年,其中从事高三数学教学工作18年。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在全县、全市屡获第一。如定西地区教育处颁证的“在1996年高考中取得全区理科数学平均成绩第一”。他曾数次在全市做过高中数学示范教学。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他总结出的高三数学复习教学“十要决”,在全市得到推广。
1997年,在定西地区高中教育研讨会上,他专题介绍了高考数学复习教学经验,之后又在兰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数学教育研讨会上,作为特邀大会发言人,作了题为“高考数学复习教学的若干思考”的专题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1995年5月和1998年10月,他应邀两次到邻县的陇西二中向师生作过专题报告。在2002年定西地区中学数学多媒体教学比赛活动中,他代表专家组对整个活动进行了讲评,并就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引起了与会的全区数百位教师的强烈共鸣与交口称赞。2004年7月,陈具才赴深圳参加“全国教育网站建设高层研讨会”,以西部地区代表身份作了题为《欠发达地区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问题管见》的大会发言。2017年暑期,陈具才受邀到岷县高中教师暑期培训班首场活动(集中培训)上作了三个半小时的题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的外请专家专题报告,岷县高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五个学科的所有教师到场聆听,赢得了良好的群众口碑和社会声誉。
陈具才曾任渭源县莲峰中学教导主任,渭源二中校长,渭源一中副教导主任、教研室主任、副校长,渭源职专党支部书记等职。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创造性开展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效。任职渭源二中校长六年期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高中会考走出低谷,一改以往大量学生补考的落后局面,打赢了翻身仗。特别是高考,在高校录取人数连续突破100、150、200、250人大关的情况下,2004年达276人,本科上线率更是连年攀升。二中的硬件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也有了极大改善。至2005年离职,校园得到硬化,新教学楼业已竣工,全市首栋教师公寓楼开建,新操场前期工作(30亩征地)基本就绪,等等。任渭源一中副校长期间,1997年高考文理14科中7科均分全市第一,有他付出的辛劳和汗水。他所在并分管的一中数学教研组于2009年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和甘肃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两面奖牌。一中2009、2012届高考二本上线分别突破400、600人大关,就是他第二次离开一中前在教学一线带领的两届师生奋力打拼的结果。因工作需要,陈具才于2013年8月调任渭源县教研室主任兼渭源县高考备考中心主任。五十开外的他,更是没有半点的懈怠。他经常深入基层学校听课、指导校本教研、督查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开展情况,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他多次组织开展全县的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大型教研活动,开展送教下乡,开展同课异构及五位一体的优质课“竞赛·观摩·评价·研讨·培训”活动。借助国培项目开展各类教师培训达4000多人次,实现了国培全覆盖。他开创的片区“教学视导”活动,独树一帜,有声有色,颇具实效。特别是,在他和有关领导的积极争取下,于2014年设立了渭源县教学质量奖,已有1000多人次获得县委县政府授予的“教学质量优胜奖”和“教学质量进步奖”,极大地调动了全县教师创优争先的教学积极性。渭源县的高考连年上台阶,得到了社会和官方的高度认可,作为县高考备考中心主任的他功不可没。
陈具才勤学敏思,笔耕不辍。1988年以来,他在《数学通报》《数学通讯》《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十余家教育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除高考研究论文外,他还在教材教法、新课改探讨、教育管理、学习方法、记忆方法、解题技巧等多方面开展教学研究。论文“用‘对称坐标法’解二次曲线中点弦问题”发表在北师大、中国数学会主办的《数学通报》1996年第3期,该文对解析几何中的一类较常见问题提出了简捷的、通用的、全新的解法;论文“数学CAI应遵循的原则”发表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年第9期,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早期研究文章,被同类文章广泛引用;一万多字论文“新课程,新思维,新学法,新教法”发表在《数学教学研究》2015年第2期,占了杂志总页数的十分之一,该文对新课改条件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全面论述。
他把数学高考问题作为一个时期的中心教研课题,进行全方位的系列化研究。在试题评价、复习指导、答卷技巧等方面都有文章发表或获奖。在《数学教学研究》编辑部的支持下,他作为主要组稿人组织编写了高三复习教材《高考数学总复习——课堂教学微型设计》,该书连续多年修订再版。他的五千字论文“高考数学理科试题评析(1978-1992)”1993年10月被国家考试中心主编的《高考命题十五年~研究•评价•改革》一书收录(北京师大出版社),对我国高考命题产生了一定影响;论文《数学考试“稳中求快”的答卷方法》发表于《数学教学研究》1990年第2期,该文首开我国公开研究答卷方法之先河;论文“掌握对称规律,运用对称思想”和“数学高考复习教学的若干思考”在《数学教学研究》发表后,分别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数学教学》1997年第2期和1998年第2期全文转载。
他主编、组编、参编教学用书有17部之多。1992年12月,他与另两人合著的《韦达定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5月,他担任主编的《中学数学单元知识与能力自测》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6月,他担任主编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陈具才有20项教研成果获全国、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术机构的奖励。如系列论文《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系统问题研究》获甘肃省教委授予的“甘肃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他还获得过该奖项的二等奖),这是甘肃省基础教育领域内的科研最高奖项。
陈具才读书期间并没有系统学习过计算机,但凭着一腔爱好和执着追求坚持自学,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上来,成为远近闻名的计算机高手。在2000年前后,世纪交替时期,他带头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研究和实践,发表数篇相关论文,研制了近百个教学课件。这些课件并非一般意义上的PPT,而是既有数学的专业性,又有电脑的技术性,其中半数以上是用几何画板制作的,为推动当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学校工作实际,他把自己的数学技能运用到计算机编程,如鱼得水,如虎添翼,研制出了一整套《具才学校教务和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电脑软件。该项目作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五”计划课题,2003年10月通过省级鉴定。2010年4月,升级改进后的版本获甘肃省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一等奖。2013年1月,取得国家版权局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这套软件已包含诸如自动分班、考场编排、准考证批量制作、成绩统计分析等教务类、考务类、成绩类的子软件23个,注册用户已有2000多个,遍及全国各地。近年来,他在开发了成绩查询、个人信息查询等网络软件的基础上,又研发了《师生信息综合查询系统》,成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于2015年9月通过鉴定,并被评为优秀课题。他在二中、一中、县教研室工作期间,为本单位量身打造了办公、教务、考务等方面的应用软件,在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和减轻人工劳动方面作用显著。
陈具才在互联网上以独立域名(www.gswycjc.com)建立了个人网站“具才苑”。这是一个主要以中小学教师、师范类学生、中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教育综合类网站。2005年建站十余年来,他精心呵护、随时更新,总访问量已突破600万次,目前每天访问量在2000次左右。网站的良好运营,靠的是不放广告、自费投入的公益理念,靠的是拒绝低俗、为民服务的初心坚持,已成为在全国颇有影响、坚守时间最长的教师个人网站。
陈具才现为正高级教师,《数学教学研究》杂志编委,曾获县级以上表彰奖励三十多次,有“苏步青数学教育奖”、甘肃省优秀教师“园丁奖”、定西市“优秀知识分子拨尖人才”、省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甘肃省教育科研专家”、“甘肃省课程教材专家”等荣誉。其中不少属于“唯一”或“第一”。如,他是第十二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甘肃省唯一获奖者;他是唯一从第一批到第八批连续获评定西市拔尖人才者;他是甘肃省正式评审的第一批、渭源县首批唯一的正高级教师;他是甘肃省首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也是渭源县唯一的首批省级学科带头人;……
陈具才的事迹曾被县、市、省电视台和甘肃日报、甘肃人民广播电台、甘肃广播电视报、定西日报,以及众多网络媒体进行过报道。如定西日报2012年7月10日的专题报道“心中有规矩,行为成方圆——记省教育专家、渭源一中副校长陈具才”(另见渭源县政协编印的《渭源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文中赞道:陈具才是渭河儿女的杰出代表,集学者的儒雅与教者的风范,汇聪颖的天赋与坚韧的品格,兼豁达的气质与缜密的作风,醉心于桃李芬芳的春天气息,收获着事业成功的累累硕果,他在教研相长双丰收的同时,人生积淀也达到了“智欲圆而行欲方”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