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西教育简史
368 | 2024-11-01
据元惠宗元统三年(应为至元元年~1335年)《重建学宫铭并序》中记载,元中统时,巩昌已设立学宫。历时70余年,规模由小而大,设备由简陋而扩充完备。学宫地址在府治东南隅,建有正殿,两庑房屋,东西6斋和明伦...
-
民国十八年,甘肃大饥饿究竟死了多少人?
655 | 2024-04-30
饥饿是人心中最恐惧的记忆!1928年的那场“大恐惧”来得很猛烈,猛烈的至今让人难忘。
“民国十八年,死人满山沟。”九十多年后,这句俗语依旧让人闻声颤栗。民国十七八年,是1928年到1929年间。空前大旱掠...
-
“硬核”实宠全国游客,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推出全年优惠政策
112 | 2024-03-30
或免票、或半票,或买一送一,或门票打折;或免费讲解,或免费乘坐观光车……为助力“甘肃麻辣烫”持续“热辣滚烫”,自3月23日起至年底,全省A级旅游景区全部推出优惠政策,以“硬核”政策实力“宠粉”来自全...
-
[图文] 探访木寨岭特长隧道:中国南北大动脉“扼颈之环”何以贯通?
129 | 2024-03-04
木寨岭特长隧道,因其地质构造复杂、地应力高度集中、褶皱带活动强烈、围岩大变形等特点,被称为兰海高速公路(兰州至海口)最后的“扼颈之环”,通车后,穿过该隧道仅需要12分钟,然而这12分钟却令参建...
-
甘肃历史上最漫长的隧道通车了
226 | 2024-02-03
隧道开通,基建奇迹添彩!我们迎来了甘肃特长公路隧道——木寨岭隧道的通车盛典,全长15.168公里,耗时8年终于圆满完成,实属不易!这不仅是甘肃历史上最漫长的隧道,也成为了兰海高速上最长的亮眼之处,真是一项...
-
定西民谚广集
600 | 2023-09-05
定西民谚广集
陈晋
伏包秋凉飕飕;秋包伏热死牛。
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
乡里人洗脸,耳(读“汝”)瓜子逭(读“万”)远
狗揽八堆屎,一堆也吃不上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
-
[图文] 鸣沙山,丝绸之路上神奇瑰丽的风景
338 | 2023-02-06
甘肃省作为我国最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虽然一直以来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并没有取得十分强大的经济发展成果。但是依靠着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独特的自然条件,一直以来甘肃省都是一出旅游业非常发达的省份。
...
-
[图文] 甘肃千年不涸的月牙泉
392 | 2023-02-06
我国幅员辽阔,我国名胜古迹众多。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景点已经永远消失了。现存景点中,大部分正在消失。为了保护这些景点,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即使保留了景点,也已今非昔比。我国甘肃就有这样一处景点。...
-
[图文] 如意甘肃秋景“大片”震撼来袭
321 | 2022-10-18
金秋时节,敦煌市黄渠镇芭子场村300余亩天然胡杨林层林尽染,景色如画,吸引游人纷至沓来。近年来,敦煌市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天然胡杨林面积稳定增长,构建起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绿色屏...
-
[图文] 甘肃“秋名山”,秦岭老国道
459 | 2022-09-05
自驾之旅,往往充满未知,稍不留神可能就与美景擦肩。
在甘肃定西的自驾之旅中,我们被漳县贵清山恍如仙侠大片般的美景惊艳后,开车走高速去了渭源县。在渭源县,我们游览了渭河源、首阳山等景区后,被当地朋友...
-
[图文] 游客第一次去甘肃定西,许多印象都颠覆想象
595 | 2022-09-02
这两年甘肃旅游大热,很多朋友都来过甘肃。不过大多数游客会选择两条路线:第一条是“河西走廊”的人文之旅;第二条是甘南的自然风光之旅。
我们这次旅行,选择了甘肃一个相对小众的“陇中&rd...
-
[图文] 曾经“十年九旱”的定西,如今山清水秀美如画
470 | 2022-08-31
提起我国城市里的著名湖泊,大家准能立刻想起很多。杭州西湖、武汉东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大理洱海……或自然风光奇绝、或人文底蕴深厚,这些湖泊也成为城市的“标签”,吸引着众多游...
-
定西市概况
716 | 2022-06-01
定西位于甘肃中部,通称“陇中”,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大致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高寒阴湿区两个自然类型区,海拔1420—3941米,年降水量350—600毫米,年平均气温7℃。...
-
《风起陇西》里的“陇西”,到底在哪里?
370 | 2022-05-21
-
[图文] 甘肃默默无闻古城,曾经却是中国第三大城市,鲜有游客古迹很丰富
493 | 2022-05-11
甘肃武威,这座在游客心目中不会有太多印象的城市,其实在古时候可谓是极其辉煌,西汉霍去病击败匈奴后,汉武帝在这里设置了武威郡,成为河西走廊中第一座设郡的城市。
到了汉唐之际,凉州(武威)更是成为西北...
-
[图文] 从A到Z,26个理由让你爱上甘肃
646 | 2022-04-27
从繁华的街市到乡村美景,微游君将从A到Z,通过26个字母和关键词,解锁甘肃的方方面面!A历史悠久.Ancient甘肃是一本历史教课书,汇聚了始祖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和红色革命等多元文化。神奇的土地孕育...
-
[图文] 引洮工程的成功,是对1958年工程夭折的最好历史回应
776 | 2022-01-15
1962年3月8日,甘肃省委决定“陇中引洮工程”全线下马。时至今日,在60年的时间里,这件事,一直饱受争议,多数意见都持否定态度,反对的人居多。但大多无外乎都归结在拍脑袋,瞎指挥,浮夸风是造成引...
-
哈达铺:红军长征中的转折地
545 | 2021-12-30
哈达铺作为长征的重要节点,红一、二、四方面军三支主力部队长征中先后经过,红军在这里决策定向、补充给养、整编队伍、颁布实施民族政策、发动成徽两康战役,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历史地位重要...
-
[图文] 中国历史上河东与河西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1660 | 2021-10-15
历史上的河东与河西是个对地名通俗的称呼,跟古代的江东、江西是一样的意思,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华中、华南、华北这样的叫法,河东与河西其中的河指的是黄河,江东与江西其中的江指的长江,黄河与长江有着惊人的相...
-
[图文] 不堪回首的历史记忆:忆同治五年八月陇西屠城
7739 | 2021-10-12
同治五年,甘肃大旱。
这是一场改变了同治回乱发展轨迹的旱灾。甘肃原本贫瘠,与大旱相随而至的饥荒,几乎将甘肃各地平叛的官军彻底毁灭。那些征战沙场的士兵,每天一餐面汤尚且求之不得,终于因为饥饿哗变...
-
[图文] 碧波奔流黄土坡——“引洮工程”的世纪圆梦故事
337 | 2021-10-12
总长千余公里的水渠连通险峻峡谷与黄土高坡,奔流而下。 2021年9月,伴随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建成,甘肃规模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主体全线完工。延续半个多世纪、惠及全省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引洮梦终...
-
沉浸式领略引洮工程
279 | 2021-10-12
-
[图文] 这是关于定西的故事......
512 | 2021-06-26
如果把春花秋月、夏风冬雪,
酿成一杯回忆,
那谁的岁月里没有无奈?
眨眼之间,
夏至已过,
看繁花满树、星河耀眼,
走遍定西美景!
当夏日第一缕微风拂过定西,
你踏过渭河源的清...
-
《甘肃赋》原文及书法欣赏
2446 | 2021-05-20
甘肃赋作者:李学春 甘肃,名起西夏,元设行省。居九曲之首,处雍梁之地。坐拥三秦,势控藏疆;北扼宁蒙,南控巴蜀。仰望万里雄关兮,关关连古今;俯瞰三江九河兮,河河通神州。地跨三大自然区域,形若如意胜状。冬...
-
[图文] 引洮工程:清流入旱塬 绿染陇中山河
368 | 2021-04-09
春风跃马望洮河 “泱泱洮河,穿山越岭,润泽陇原,流芳百世。”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新老城区交界处,圆梦广场中央矗立的引洮圆梦纪念碑上,刻绘了陇中旱塬百姓翘首期盼半个多世纪的引洮工程试通水...
-
新华社:西北美食浆水中含有乳酸杆菌,或可降尿酸
719 | 2021-04-03
新华社兰州3月29日电(记者张文静)兰州大学环境微生物课题组近日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该研究在西北传统发酵食物浆水中分离出发酵乳酸杆菌,发现浆水可通过降解动物体内的尿酸来控制尿酸的积累。 浆水由芹菜和...
-
红军长征“甘肃足迹”
1251 | 2021-03-27
甘肃是长征部队到达最全、活动时间较长、行经地域较广的地区。也正是在这里,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下面为大家介绍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历程。 一、红二十五军长征在甘肃 (一)西进甘肃,攻克...
-
[图文] 我的陇西师范散忆
959 | 2021-03-19
一 1982年7月,我大学毕业,先由学校分到定西,再到定西人事处等待二次分派。离开兰州前,师大中文系的李鼎文老师问我:想去哪里工作?我说:最好是能到文化馆之类的单位做文字工作,退而求其次,就是到定西教育...
-
[图文] 甘肃行政区划歌
449 | 2021-03-18
注:本文每句包含一个甘肃省的市(州)或县(区)名称,涵盖甘肃省14个市(州)和86个县(区),共100句。 铁甲英雄渡城关,七里河边过沙滩。封狼居胥赢西固,国家安宁万民欢。蒙恬筑城榆中县,红古久立海石湾。皋兰...
-
甘肃定西何以打造“中国药都”?“基因库”把关源头
259 | 2021-03-16
2020年8月下旬,陇西县药圃园集中展示一批由中药材制作而成的标本画。图为标本室中浸渍标本展示。张婧 摄 中新网兰州3月16日电 (张婧 李亚龙)甘肃拥有丰富的传统医学资源,是我国中药材主产区和黄芪、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