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才软件 教育综合 学科资源 具才视界 站主习作
工具软件 图片频道 本站消息 电脑手机 故乡渭源

当前位置:具才苑资料频道本站视界定西甘肃


陇西教育简史

作者:佚名  来源:陇西县志
发布/更新时间:2024-11-01 11:52:13




  据元惠宗元统三年(应为至元元年~1335年)《重建学宫铭并序》中记载,元中统时,巩昌已设立学宫。历时70余年,规模由小而大,设备由简陋而扩充完备。学宫地址在府治东南隅,建有正殿,两庑房屋,东西6斋和明伦堂、□□阁等,并有学田5顷,图书数万卷,设府儒学教授,教诲生徒,为陇山以西规模较大的一所学宫。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诏“令郡县皆立学校,延师儒,授生徒”,府设教授,县设教谕。下各设训导若干人。对各级生员名额、学官月俸、所学科目及考试制度均有明文规定。巩昌此时设立府儒学(在元学宫址)和县儒学(在北关,因乱毁后,成化末年知府张侃迁建于县城府儒学之西),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为供陕甘学政按临巩昌时举行岁考和科考,在南大街设立巩昌府贡院(今陇西一中东北部)。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御史王书绅在东关创建崇羲书院,遴选府属各州县学生200余人,请高明儒师讲学,学生给予公费待遇。另曾在钟灵池东建立崇文书院,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迁南大街县署旧址。民间有社学,15岁以下儿童可入社学。在明代,巩昌一时文风大兴,科第蝉联,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至思宗崇祯十年(1637年)的200余年间,府学进士有韩缙、宋琮、畅华、刘应熊、杜和春、郭充等6人,举人有张*等40人,贡生有张郁等103人;县学进士有范镛、王朝用、王言、杨恩、关永杰等5人,举人有唐伟等30人,贡生有杨亨等67人。
  今存实验小学分校院内的大成殿,见证巩昌府府学清沿明制,府学、县学科考制度无甚变革,惟鉴于前明重文略武的偏失,实行“文武同芳”,增设武科取士。书院资料,仅据杨凌霄《陇西艺文集•善后重建南安书院碑》记:崇羲、崇文书院久圮,宣宗道光五年(1825年)陕甘学政张岳嵩捐俸集资,由知府珠满在仁寿山麓重建南安书院(创自何年无考)。穆宗同治三年(1864年)被毁后,书院即无固定地址,延至德宗光绪十八年(1892年),知府周景曾请准学政蔡金台拨款,将东街游击署改建为南安书院(陇西师范前身),为府学。另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知县吴本烈筹资创设襄武书院,但无地址。至光绪八年(1882年)知县李寿芝确定在东街相国寺建立襄武书院(今一小东部),为县学。此外还有为贫民子弟筹办的义学和绅民所办的社学。光绪三十年(1904年),废科举,兴学校,知县祁永膺将襄武书院改为襄武高等小学堂及简易师范学堂。翌年知府曹景贤将南安书院改为巩昌府南安中学堂。清代府学、县学有进士宋朝楠、陈长复、马荣朝、汪执桓、杨名世、周诚之、侯树衔、田际春、张敏行、武尚仁、武镳、张继、刘炳青、马如鉴、阎士璘、祁荫杰等16人,举人有范英、邢昭等32人,贡生有杨敏、赖典等203人;武进士有李大宗、魏之久、李荣华、李延龄、原奠邦等5人,武举有邓应魁等63人。
  今定西中医药科技中专,原为陇西师范,即南安书院旧址清末,大办学堂,城乡设初等小学堂35所,内官立的11所。3所经费在义学款及官店房钱内拨给,8所经费由地方款垫付,其余24所经费均系自行筹措。高等小学堂设教习2人,管理员1人,斋长2人,学生60人。初等小学堂各设教习1人,共有学生600人。
  民国成立,学堂改名学校。民国2年(1913年),南安中学堂迁天水,并入省立第三中学。民国3年(1914年)在原址筹办南安小学堂。当时城内共有名副其实的小学2所,其余改名的初等小学,实际上为私塾,至20年后,私塾仍存。民国7年(1918年)建立省立第五师范。民国26年(1937年)创建县立初级中学。以后学校渐有发展,至民国38年(1949年)春,全县共有中心国民学校17所(内女校1所),国民学校112所(内女校4所),共有237个教学班(内有复式班),学生7742人,教师291人。陇西师范附属小学12个班,学生720人,教师15人。中等学校有省立陇西师范1所,9个教学班,学生400人,教职员工35人;省立陇西中学1所,10个教学班,学生310人,教职员工45人。
  今城关一小,即清代襄武书院旧址。清末,知县祁永膺将襄武书院改为襄武高等小学堂及简易师范学堂解放后,教育事业发展很快。1955年小学由解放初整顿后的87所增至115所,翌年又办起陇西二中。1958年掀起全民办教育热潮,小学猛增到206所,普通中学增到4所,在校学生24538人。办起幼儿园10所,入园幼儿320人。
  三年困难时期,部分小学停办,中学裁撤,教师精简下放。1961年小学开学的有131所,中学2所,在校学生不足6000人。
  1964年,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教育事业恢复很快,小学增至208所,翌年又办起5所农中。
  “文化大革命”中,教育受到严重影响,教师被揪斗,学生“造反”闹“革命”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1969年将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同时,不顾客观条件地大办中学,普及小学五年教育,小学激增到854所,普通中学增到16所,78所完小附设初中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调整学校布局,大抓教育质量。至1985年,全县有县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68人,教师19人;附设初中班的小学30所,六年制小学34所,五年制小学392所,村学149所,在校学生60079人,教职员工2587人(其中公办1128人,民办1459人);完全中学5所,在校学生3267人,教职员工243人;初中9所,学生15451人,教职员工631人;三年制农业中学2所,职业中学1所,学生466人,教职员工67人;教师进修学校1所,学生71人,教职员工23人;师范1所,学生628人,教职员工84人。
  1977~1985年,普通中学输送大专院校新生589人,中等专业学校672人。
  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逐步提高。1964年,每万人中有大学文化程度的14.5人,高中77人,初中269人,小学1060人。1982年每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的增至27.5人,高中558人,初中1041人,小学2428人。人口的文化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

[]



本栏最新

  • 陇西教育简史
  • 民国十八年,甘肃大饥饿...
  • “硬核”实宠全国游客,...
  • 探访木寨岭特长隧道:中...
  • 甘肃历史上最漫长的隧道...
  • 定西民谚广集
  • 鸣沙山,丝绸之路上神奇...
  • 甘肃千年不涸的月牙泉
  • 如意甘肃秋景“大片”震...
  • 甘肃“秋名山”,秦岭老...
  • 游客第一次去甘肃定西,...
  • 曾经“十年九旱”的定西...
  • 定西市概况
  • 《风起陇西》里的“陇西...
  • 甘肃默默无闻古城,曾经却...
  • 从A到Z,26个理由让你爱...
  • 本栏热点

  • 同治年间, 陕甘地区发生...
  • 不堪回首的历史记忆:忆...
  • 甘肃华亭县原县委书记任...
  • 贾平凹的《定西笔记》全...
  • 定西市手机号段大全
  • 《甘肃赋》原文及书法欣...
  • 定西市行政区划变迁
  • 战国秦长城西起临洮的主...
  • 孟姜女“哭”倒的到底是...
  • 渐行渐远的临洮师范
  • 中国历史上河东与河西是...
  • 甘肃十四个市州地标性建...
  • 甘肃从哪里来?将往何处...
  • 揭秘真实"西游&quo...
  • 红军长征“甘肃足迹”
  • 曾经性感的兰州,到底被...
  • 你知道吗,甘肃都有些啥...
  • 我的陇西师范散忆
  • 甘肃有什么了不起!
  • 引洮工程的成功,是对19...
  • 新华社:西北美食浆水中...
  • 千年文明文化的演化和积...
  • 最新资料

  • 什么是良心?
  • 退休后,只想过好自己的...
  • 中学数学各类期刊简介及...
  • 我国所有县级以上行政区...
  • 全国5A景区全名单
  • 如何激励老师更有效?
  • 二年级下册语文1-8单元看...
  • 初中物理最易掉坑的10大...
  • 初一、初二语文文学常识...
  • 哦,那苦涩香醇的罐罐茶...
  • 帮你看懂医院的检查报告...
  • 熬出来的人生
  • 班主任工作应注意的18个...
  • 新十大傻
  • 顺其自然享晚年
  • 渭源春之花海
  • 走向60-79岁,我悟出了这...
  • 携老父参观渭源苏维埃纪...
  • 我的退休生活
  • 分寸
  •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文章50...
  •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1-4单...
  •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
  •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
  •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
  •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
  • 一年级下册数学口算天天...
  • 六年级下册语文六大句型...
  •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与公...
  • 高中数学13个必考题型
  • 小学数学的“审题秘诀”...
  •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高效...
  •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 大智若愚,大道至简
  • 陇南踏青之旅
  • 九岁半孙女立定跳远达2....
  • 退休老人的“三三制”生...
  • 守规矩是一种修行
  • 堙灭的碾子沟土堡子
  • 年轻时看远,中年时看宽...

  • 全站导航

    软件频道

    具才软件 工具软件

    资料频道

    ┌─── 本站视界───┐

    世事观察 茶余饭后 做人有道
    名家论道 时势聚焦 酸甜苦辣
    涉猎有益 老年生活 多彩世界
    人生领悟 定西甘肃 抗击疫情

    ┌───具才习作───┐

    数学教研 教育思考 高考探索
    管理拾零 人生记录 社会视角
    信息技术    

    ┌───故乡渭源───┐

    渭源历史 渭源当今 渭源儿女
    靓文摘发 南坪文丛 维和记事

    ┌───教育综合───┐

    政策条规 学校管理 工作博览
    教师参考 教学常规 教育探究
    教育万象 高考关注 家校共育

    ┌───学科资源───┐

    数学资源 数学参考 语文资源
    英语资源 理综资源 文综资源
    多科综合    

    ┌───站内消息───┐

    站主消息 站务信息

    ┌───电脑手机───┐

    操作系统 软件应用

    图片频道

    学习交流 合作共事 天伦之乐 为照而照
    良师益友 省外旅行 省内游玩 奇妙自然

     


    站主其人 | 网站帮助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具才苑是一个主要以中小学教师、师范类学生、中老年朋友为主要服务对象,教学资源丰富,兼顾社会关注问题的小型综合网站。具才苑是所有具才软件的首发官方网站,因此在这里下载的具才软件才是最新最可靠的。具才苑资源全部免费下载。因手机浏览者越来越多,本站作了全新改版,力求手机、电脑用户都能使用。如因此给您带来不便,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