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更新时间:2024-01-10 22:09: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家长对于教育的观念也在逐渐的发生转变,处理学校教育意外,对于家庭教育也慢慢的产生了了解,也开始注重对孩子性格和习惯的培养,但是想要科学、高效的达到目的,首先就需要明白家庭教育的原则都有哪些。
1.平等原则。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辩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2.尊重原则。我们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我们,经常对孩子大声训斥。这种孩子将来长大后,很可能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没有自己的观点。
3.感情交流原则。人的成长不但需要物质,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长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要,孩子和家长就没话说。
4.培养习惯原则。所有好习惯都不是天生的,而需要长期培养。咱们要做的,就是设计策略,给孩子一个脚手架,让他能比较容易地攀登到良好习惯的台阶上。
5.化难为易原则。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急不得。家长不要一上来就给孩子制定很高的目标,而是切分成一个个小任务,让孩子在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中一步步的成长。
6.榜样原则。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别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不良的种子。
7.鼓励原则。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生活中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乐意不断挑战自我。
8.诚实守信原则。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承诺一定要谨慎,如果家长经常给孩子开“空头支票”,渐渐地父母就会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说话的分量也不断降低。
9.信任原则。如果家长都不信任孩子,那么他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信心,并且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也没有“避风港”可以停靠。
10.期望适度原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是制定目标应该立足现实,太高的期望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过高的压力,不利于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