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资料:家庭教育十大原则
·下一篇资料:不吃晚饭的生活方式更健康吗?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习惯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前段时间儿子期末考试,儿子闹了一场小风波。 发了试卷,他才发现自己没带铅笔盒。 他又胆小,不敢跟监考老师说,情急之下,居然大哭起来,最后考试也没能好好考…… 回家后我先安慰他,然后跟他说:考试结果不重要,但是你这个丢三落四的坏习惯,终于吃亏了吧! 儿子边哭边认真地点头,妈妈,这个坏习惯我一定改!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拉开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从小养成的各种习惯。 儿童阶段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一个好习惯能成就孩子,一个坏习惯则能伤害孩子。 希望孩子们能在暑假养成这5个受益终生的好习惯。
守时:让孩子成为靠谱的人 儿子的画画班上有两个同学,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男孩经常迟到,挨了批评也不以为然,每天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女孩总是很早就到,摆好用具,静静地坐等老师。有次下暴雨,只有女孩和妈妈湿淋淋地赶去上课。 女孩的画技突飞猛进,而男孩还是画得不知所云。 大家向女孩妈妈取经,她说:也没什么特别的,学习对孩子来说,天赋重要,可态度更重要。我只要求女儿凡事认真,而认真上课的前提就是守时。 态度决定状态,状态自然决定成绩。 有句话说:守时的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人一定很守时。 因为守时就代表着自律,有责任心,会让人感觉靠谱、值得信赖,在团队合作和未来发展中更容易获得好机会。 对孩子来说,守时代表着有管理时间的能力,有计划、有责任心地学习和生活。 有次跟一位园长聊天,她说那些经常入园踩着点或迟到的孩子,基本都有拖延和不认真的问题。 所以,英国一些学校会向经常迟到学生的家长收罚款,希望能引起对守时的重视。 守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 细节,永远决定成败,请让孩子从认识时间的那天起,就学会守时。
整理:培养秩序感和专注力 韩国一位整理师去一户人家整理儿童房,惊讶无比: 到处堆着乱七八糟的书和玩具,衣服随意挂着,书桌上满满当当的,还养着三只仓鼠,房间里的味道一言难尽。 孩子妈妈抱怨:整天逼着他读书,就是不爱读,唉,没办法! 在仓库一样的房间里,孩子怎么可能静下心读书呢? 整理师开始清理,后来孩子也加入进来,扔掉废品,收纳好有用的东西。几小时后,房间干干净净又整整齐齐的了。 孩子满心欢喜地坐到书桌前,津津有味地拿起一本书读起来,甚至忘了整理师的存在。 只是通过整理,就能让孩子集中精力地学习,多么神奇! 哈佛商学院调查发现,课桌干净、整齐的孩子往往成绩优异、性格开朗、做事专注有耐力。 而经常丢三落四、拖拉懒散的孩子,基本都没有整理的好习惯。 日本就很注重「收育」教育,从小培养孩子整理的好习惯: 玩过的玩具放回原处,培养秩序感; 自己整理第二天要用的书包,出门前更从容; 及时清理书桌和房间的杂物,在整洁的环境里学习,效率更高。可不要小瞧孩子做这些事的力量! 整理不但能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自律能力,还在潜意识中整理内心的情绪垃圾。 孩子会整理物品,才能梳理知识; 规划好空间,才能规划好人生。
阅读:终身受益的财富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听起来吓人,但不无道理。 据调查,坚持阅读的孩子,学习成绩平均会高出10分以上,80%的高考状元爱好阅读。 一位高考语文得了148分的同学说: 书读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从小我妈妈就爱给我讲故事,我对阅读的喜欢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尹建莉说,一个孩子与其他孩子拉开距离,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阅读。
(续下页) [] ·上一篇资料:家庭教育十大原则 ·下一篇资料:不吃晚饭的生活方式更健康吗? |
全站导航
|
站主其人 | 网站帮助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具才苑是一个主要以中小学教师、师范类学生、中老年朋友为主要服务对象,教学资源丰富,兼顾社会关注问题的小型综合网站。具才苑是所有具才软件的首发官方网站,因此在这里下载的具才软件才是最新最可靠的。具才苑资源全部免费下载。因手机浏览者越来越多,本站作了全新改版,力求手机、电脑用户都能使用。如因此给您带来不便,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