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知足常乐人生
发布/更新时间:2024-11-29 10:07:49

言当有所择
《论语》中孔子曾言:不可与之言而言,谓之失言;可与之言而不言,谓之失人。此语意味深长,意在提醒我们,面对不通透之人,有些言语不宜吐露,因其难以领会,多言反倒徒增困扰与纷扰。
恰似庄子所讲,夏虫不可与语冰。生于夏季、死于夏季的虫子,全然不知冬季的存在,冰于它们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谭。此乃失言之举。
然而,孔子亦认为,当遇明白人时,该讲之话务必道出,否则即为失人。此观点尤其针对后辈与学生。若一后学具备聪慧资质与出色领悟能力,身为长辈或老师,理应适时点醒、点破,助力其成长。
有谚语道:宁可和明白人打一架,也不跟糊涂人说一句话。《水浒传》里杨志卖刀,遭遇泼皮牛二,仅回应一句,便被这泼皮纠缠不休,最终甚至失手杀人。
古语云: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人与人之间,因阅历、学识、性格各异,有时着实难以相互理解。《增广贤文》中亦言: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对牛弹琴,不仅会遭人耻笑,白费心力,某种程度上亦会给那“不明白”之人带来麻烦。故而,有些话语,若未逢恰当之人,宁可缄默不语。
事当择厚者
《格言联璧》中有言:“小人处事,于利合者为利,于利背者为害。”这世间唯利是图之人多如牛毛,此类人眼中唯有利益,而无人情。
当你对其有用时,他们满脸堆笑,貌似厚道;一旦你失去利用价值,或阻碍其获利,他们便会瞬间翻脸,露出狰狞面目。
曾国藩曾言:“与好利人同事,己必劳累。”意思是与过度追逐利益之人一同做事,必然会受其牵累。
清代的金安清颇具才华,理财能力出众,但其“心术不正”。金安清极力渴望进入曾国藩的幕僚,借其之力飞黄腾达。据传他曾七次求见曾国藩,却均遭拒绝。
据清人记载,某次两人会面,曾国藩对年纪小于自己的金安清处处展现“尊重”。有人颇感疑惑,事后询问缘由,曾国藩道:“此等人如鬼神,敬而远之可也。”
这类精明之人往往损人利己,自以为占得便宜,实则在一点一滴地消耗自身的好运与福报。最终定会落得人人喊打的下场。
这世间,唯有厚道之人方为真正可靠、值得依靠。正如曾子所言: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曾国藩亦云:做人要端庄厚重,这是人生的第一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