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星教师”微信公众号
发布/更新时间:2023-08-30 15:58:20

芳华蔚然,希冀满怀。
秋之伊始,你即将开启人生的新阶段,走上讲台,成为人师。或因热爱,或因选择,或因建议,无论万千种原因,教师将是你未来的身份,教育将是你为之竭力的事业。
作为一名新人,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以便快速融入新学校,与老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尽快高效地投入教学工作?我们从不同维度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新教师的入职前准备,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一、形象准备:意气风发做教师
改变,往往是从形象开始的。
买新衣服、做个适宜的发型、买适量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从外在形象出发,提升气质。
同时,锻炼对展现出自己的精气神也很重要。
关于着装
整体上,女士着装只要端装、大方、得体、整洁、素雅,能适合自己年龄、气质都可以,不需要多么华丽、昂贵。男士只要阳刚、大气、阳光、简约、清爽即可。能衬出自己状态,让人舒服,又适合职业场域,都可以。
平时上课款式可以随意一些,如果是公开课、活动这样的重要场合,可以选择西装套装,或上衣+裙子,上衣+烟管裤/西裤,衬衫+西裤等搭配,大方得体就好。当然,平日着装随意不等同于放飞自我,如露脐装、露背装、超短裙、超大破洞牛仔裤等,工作时最好不要穿。
关于发型
无论男女老师都要注意头发的以下两方面:
一是保持清洁度,勤洗头,注意观察是否头屑,及时打理,让头发焕发健康状态;
二是发型,结合自己的气质、脸型、身材、性格特点、职业特点,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型。切忌染鲜艳的发色,打造过于浮夸、张扬的发型,容易给人轻浮之感。女士还可以将头发扎起来,这样干练且不易遮挡视线。
关于配饰
巧妙地佩戴饰品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给女士们增色不少。但佩戴饰品不宜过多,否则会分散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佩戴饰品尽量选同色系,与整体服饰搭配统一起来。面对低龄学生时,尽量不要穿戴过于夸张的配饰。
关于锻炼
外在的形象,并不是一句美、帅就可以概括的,整个人的状态更为重要。拥有一个健康、活力、阳光的体魄,会给人有很好的精、气、神的感觉,这就需要加强运动和锻炼,坚持动起来,整个人就会是积极向上的状态。
二、心态准备:生命状态的激发
新手教师在成为正式教师前的心理状态既有兴奋、期待和紧张,也有一定的恐惧、焦虑和茫然,部分新手教师会表现出信心不足、心理准备欠佳、被消极情绪左右等心理特点。
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在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之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内动自觉
自觉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心理状态首先体现在自觉的生命状态,人的主体生命自觉是人存在的重要体现。
新手教师在大学里学习的课程是以知识形态出现的,到了工作岗位上,这些知识必须转化为教育教学的行为,这种转换的完成需要教师首先将知识内化、校本化,基于学生立场将知识体系转化为实践的样态,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生命主体自觉。
充满期待
期待是一种教育行为,更是一种教育力量。新手教师应对未来的工作充满期待,不仅仅是对教育结果的期待,也包含对学生发展的期待。
这种期待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高期待的教育心理带来教育教学的高投入。
专注沉浸
专注既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思维品质。
新手教师面对全新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专注,迅速地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让自己沉浸在所从事的工作中。
蓄满对教育的一腔热爱
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把教育当成自己终身努力的事业,了解学生、信任学生,勤于学习,乐于教学。
把困难当作机会
刚入职的年轻教师,之前的学习与生活都有人呵着护着。如今走上工作岗位,独挡一面,各种困难将会不约而至。
直面困难,正视困难,把困难当作历练自己的机会,不畏惧,不妥协,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说不定会有另外一扇门为你打开,会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向你招手。
很多年轻教师,后来之所以能够成长为名师,都是一路披荆斩棘,从克服一个个困难中成长起来的。
三、认知准备:重新理解自我、学校、教育
认知常常是先于行动的,且只有具备了对一件事清晰的认知,才可能做出准确的判断,给出相适应的应对方案,以及制定与其相关的目标计划。
作为新教师,认识自己即将面对的学校、老师、学生,认识什么是教育,自己可以怎么走进教育等一系列问题,非常重要。
认识自己
培根说:“认识自己,比认识世界更难。”
对于新入职教师,首要的是认识自己。一方面要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优势,知晓自己的不足,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自我定位,不至于眼高手低。
另一方面要认同自己。要认同自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树立自信心,充分接纳自己;要认同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理解教师职业的特别意义。这样才能爱岗敬业,精业乐业,全身投入自己的职业。
了解学校
为了尽快适应新岗位,可以借助学校官网及公众号推文了解学校文化,特别是学校开展的大型活动等。关注学校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新教师更快地把握学校的节奏,清楚自己应该怎样融入团队,融入学校。
除此之外,规章制度作为底线应该在入职前就予以熟知,明确教师法的要求,以此作为教师的基本准则与行为规范。
理解教育
新手教师在入职前要着手建立自己对教育的全面理解、对教育的整体把握。
教育理解首先是对时代的理解。比如当下信息化社会和智能化社会,知识是以交叠交叉的形态呈现的,不再具有严格的学科边界,跨学科知识和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知识更加普遍。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直接面对真实世界。
教育理解的重点是对教育对象的理解,包括教育培养的对象和有待师生认识的学习对象。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时代的共性存在,他们带有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如对信息的敏感、交流方式的简单快捷、学习方式个性化、渴望被承认、情感相对脆弱等。
教育理解的第三个重要指向就是对教育本质与方法的理解,这需要对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有深刻认识。
(续下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