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科 来源:定西日报
发布/更新时间:2012-12-22 08:22:43
西北人喜好杯中之物,大抵与荒凉单调的生存环境不无关系,与西北人豪放粗犷的个性不无关系。尤其是在各种场合有头有脸的男人,更是对烈酒偏爱有加。红白喜事,节庆聚会,酒是一定不能少的。
西北之酒风盛行,缘起何时,自然无稽可考。但我们现在知道的基本事实是有关陇中一带关于酒令的花样之多则令人咋舌。而猜拳则是最常见的形式,这就引出我们的话题——渭源拳!
整个定西,但凡饮酒的场合都有震耳欲聋的猜拳声,让外地人尤其是婉约的南方人长了不少见识。但让外地人诧异的却是交战前双方的君子之盟:咱们不要渭源拳!旁观者都听出了弦外之音,怎一个“赖”字了得。
其实,双方都心知肚明,讳莫如深(当然我是不甚了解,赖的涵盖是否伤了所有渭源喝酒人的心)。
有道是,输家难惹,称你为谓源拳,则还有一种对你拳术之诡秘,胜算之大的谓叹及自个心底升起的无可奈何!从这个层面上讲,在酒场上如果以成败论英雄。则渭源拳杀伤力不可小视,渭源喝酒人则扬眉吐气矣!
渭源南部多高寒,气候阴湿,定西境内最高峰露骨山终年积雪。除生火取暖外,饮酒驱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就为渭源拳的形成提供了沃土,以拳术成名的渭源人灿若群星。有万人之中取上将首级者,有纵横四州八县风靡数载不败者,有驰骋酒场孤独求败者,有气势若虹量可斗计者,有身怀绝杖的酒坛宿将巨擘,有小试牛刀的后起之秀,更有与须眉决一雌雄的巾帼英豪。
渭源人好客,渭源人豪爽,不喝酒不是渭源人。
大抵在陇中一带,和渭源马铃薯良种一样出名的,就是渭源拳。管你各县所谓酒家是否承认,渭源拳是一种品牌,是当地一张名片。渭源属边陲之地,远离中原统治中心,也就远离孔孟之教的束缚,“花儿”在这里流行即是实证。时至今日,峡城、麻家集、田家河一带仍就是“花儿”烂如云锦,名家辈出,出生于峡城门楼寺的汪莲莲则是声动花儿界的“大姐大”,在康乐、临潭、临洮、岷县一带可谓盛名如雷贯耳!
言归正传,渭源山高路远,民风淳朴,尚酒之风浓烈,成年男女均好杯中之物,故而渭源拳有其深厚的底蕴和成长的沃土。
渭源,尤其是南部一带各种传统节日和繁琐的礼仪,给了好酒之人喝酒的由头,春节,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五月五,六月六,七月十二,八月十五,九月九,十月一,腊月八....这些节是铁定的喝酒日。除此之外。婚丧嫁娶,立门上梁、迁土安神、学子金榜提名.....都是喝酒人聚会的绝好时机。尤其是流行于南部的“那扎节”,要从物谷上场过到天寒地冻,前后持续三月有余,令人匪夷所思。那扎节是祭神节,祭祀中人神共娱。古风浩荡,“家家扶得醉人归”,则是寻常事。
渭源人在喝酒方面极具创意,立有他们自己的规矩,客人入场“敬二碰一”,看似好客,实则陷阱,起码置客于不利的境地。客人到,自然主人要招呼有脸面而量大拳高的三朋四友来“招呼”,试想一句“入乡随俗”,一套“繁文缛节”式的敬酒,加之正式开战时诡秘多变的拳路,客人纵有杜康刘伶之量,也在劫难逃。轻者现场直播,酒席间顿成杂货铺,狼籍满目,主人这才说“喝好了”,重者烂如稀泥,小胃出血,不省人事,主人轻描淡写“喝多了”。外地人造访渭源,在酒场上“凶多吉少”,不像谦恭的通渭人告诫客人“不贪份外之财,不饮过量之酒”。
说个话外话,是说渭源人的生活创意。在一次下乡过程中,约莫是五月初,见一农户门楣上帖有一幅新对联,上联“野火烧不尽”,下联“春风吹又生”,好生奇怪,一打听,是一户计生钉子户,女人被绝育,出此联,以泻忿。我骇然,后释然。再说城中老剃头匠,店面对联也耐人寻味“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朽手段如何”。同样渭源人猜拳吃酒也极富创意。让你吃酒的花样可谓多矣!诸如“宝五不要”、“弥竹竿”、“美女缠身”、“幸运五十二”、“踩刹车”、“十点半”、“抽金花”等,名目繁多。其目的只有一个:放倒!最具有表演性和观赏性的是流行于该县最偏僻的秦祁一带的“抹溜子”。酒场神圣不可侵犯,令官先狂饮数杯,然后帐前击掌施令。神情酷似神汉。交战双方不得越禁令半步,否则,吃了亏要连亏水一并饮干!兹小录令词以娱“令官吃酒在先,酒令大于军令”,“赢家不发言,输家要说好”,“宝五不叫,一字清、门前清”,“滴点不罚上线罚”。倘若对令官判罚不服者,可以上诉,条件是要喝令官当初酒数的二倍!
这都是陷阱中的圈套。只要你答应了条件,等于自己给自己找了个“紧箍咒”。试想,你初来乍到,对这些条规起初的好奇再三杯下肚之后,就变成了出拳时心理上莫名的障碍了!至于你醉倒他乡,嘴上都不敢硬,则是很自然的事。
按区域分布,渭源可分为北部山区、渭河谷地、南部阴湿区三类;按指法变幻可分为“大拳”和“小拳”,大拳喊数猜中者为胜,小拳一把指头搞循环,好似食物链,相克者为胜;按是否出声可分为“明拳”和“盲拳”,明拳出手出声,盲拳只出声不出手,两家同时喊数,一到十不等,相生相克,不相邻数则不成拳,比如同时喊,一方是五,一方为六,则六胜。依次类推,遇十则有一牵制,酒场上还有许分法如“领导拳”“乡镇拳”“快拳”“慢拳”之类。总之,酒之于渭源人犹大白菜之于东北人,辣椒之于四川人,是不可或缺的生活佐料!
渭源人把拳高量大,酒坛声誉好的人称为“酒家”。那酒家的冠冕可不是随便戴的,成为酒家者,其要有四,一者要有经济作为支撑,没银子垫底,恐怕难成气候;二者拳高量大,拳量服人,三者德望并高,有影响力号召力;四者境界超拔,好酒并不滥酒。试想,一个男人,好酒的男人,有此名分几何?
渭源良种洋芋可谓声名远播,与其齐名的就数渭源拳。
以前,渭源与外地的交流很少,心远地偏,渭源拳是“长在深闺人未识”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崛起,随着与外界交流的广泛深入,渭源拳于外界所闻,并成为品牌优势。政府虽未打品牌战略之决心,而则以此为自豪,渭源拳这一民间之绝活,在与外界、尤其是是辖区内其他各县的同仁交流中可谓得意。但凡与渭源乡镇干部交过手的外地同道都偃旗息鼓,心有余悸,谈及印象,都一句话“啊呀呀,渭源拳!”渭源拳让外地好家是“三十日晚上听狼叫——给了个隔年的害怕!”
渭源人喝酒爱赶个新潮,据说每年都要喝倒数个牌子,只要是广告做得响的,都喝!比如,秦池古酒,绵竹大曲,红川大曲,尖庄大曲,泸州老窖,二锅头,陇花特曲,世纪金徽,陇上人家,金土地,白杨王,湄州老窖,条山玉液,皇台酒……这个单子还可以列得更长一点,渭源本土就有两家酒厂:渭河源酒厂和金鹿酒厂,生产的渭河源系列酒和陇中望月系列酒,都是渭源人餐桌上的“常客”,至于渭源人究竟喝倒了多少全国白酒牌子,恐怕连渭源人自己都很难说清楚,可以肯定的是,渭源喝酒人每年喝倒三两个牌子是没人质疑的事实。
初到渭源,就听到这样一个顺口溜,“要学拳,到路园,路圆有个高高拳”,是说当地一个行政长官的拳法了得。我曾经讨教过,真是名不虚传啊,和他交手,他好象知道你要叫什么,你喊什么他也喊什么,等他和你喊的不一样时候,就在劫难逃!我有这样一种感觉,就像是动物界的捕猎高手在迂回之后,对猎物的致命一击。他谦虚地说,在渭源,他的手艺只是中下水平。准确的说是在整个陇中,猜拳这个行当里的人没人不知道渭源拳,在渭源拳有好几家拳法,诸如白家拳,任家拳,杨家拳等等,在诸多的拳法的当家人中,有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姓任,供职于陇西某单位,说起此人,陇西人都没人敢称自己是酒家的,该人独步陇西酒坛数十年,可谓游侠一类,最让陇西人惊骇的是,该先生在一次大型的婚宴上一人独战群雄,四十桌人马,但见他轻挽猿臂,气沉丹田,一路杀将过去,所到之处,人仰马翻,见到老者,他不忍全取,就给个面子,自己独饮两杯,若遇上那青皮后生,他可是眼明手快,绝无闪失,直杀得天昏地暗,虽没血流成河,却也是狼藉满地,有的甚至大醉三日不醒,渭源人听说后,弹冠相庆。时至今日,没人能破这个纪录,而且据说没人敢挑战这一纪录!
渭源女人也有量大以斗计者,我就亲眼见过一位,在一般的场合上,她故作不能饮状,引得男人怜香惜玉,等酒酣耳热之际,全无淑女凤仪,活脱脱一个开人肉铺孙二娘,拳如闪电,快似疾风,整个酒场惨遭毒手,好个秋风卷落叶,那些个男人,嘴脸歪斜,目光粘稠,发如蓬草,有抱头鼠窜者,有抠心挖嗓呕吐者,有鼾声如雷者,有埋头痛哭者,有口上不服但不敢上前答话者……再看那女子,猛饮两茶杯烈酒,丢下了一句恶狠狠地话:哼,这些男人!据知情者言,该女心情好时,狂饮两斤五十四度泸州老窖神态自若,还要带着男朋友在烤肉摊上再吃五十串羊肉串!
渭源当地有位叫“春风十里”的网民,做了首《观渭源拳有感》的歪诗,倒是说出了渭源拳的真相。兹节录如下:
观渭源拳有感
三星五魁十年年,举世文明渭源拳。
出手疾如电火闪,声来慢似藤萝缠。
突然一声叫得快,纤纤手指来姗姗。
举杯关公耍大刀,喝酒苍蝇摔细腰。
少喝一杯掏一块,出血以后再放水。
敬二碰一家常事,敬四碰二够义气。
服输额头写瓤字,不服还可拍躿子。
更有好汉来冲浪,势如破竹不可挡。
北山还有抹溜子,一溜就是几瓶子。
南部群众有心计,喝酒爱来空城计。
东家邀请去吃饭,客人脚下直拌蒜。
如果赶上过拉扎,个个喝得都趴下。
当代赖卖千条计,关乎友谊万代事。
黑脸红脸阴阳脸,张张都是热忱脸。
男人张飞守断桥,女人江姐蹲大牢。
烟雾腾腾酣战热,薄衾刷刷透心凉。
吃饭不过三五块,喝酒一顿半年粮。
一年打倒一牌子,逼着厂家换名字。
今朝有酒今朝醉,管它缺吃少铺盖。
当今喝酒风气转,文明酒风已蔚然。
彬彬有礼劝客酒,潇潇洒洒展脱拳。
客人喝好酒宴散,萝卜不把稀泥粘。
文明酒乡文明拳,文明拳风代代传。
当然,作为调侃之做,我没有诚心要拿渭源拳或者渭源喝酒人开涮,只不过就这一现象复制而已,所以,千万别对号入座。
【相关资料】《渭源划拳教程》
[本日:1 本周:1 本月:9 总数:1841 ]